溯源-陽毅平
溯 _ 演出前的感動
禮拜天的早晨,溫暖的陽光灑在冷颼颼的山腳下,忽然一大群綠繡眼、紅嘴鵯鳥、和樹雀飛舞過來,快樂地在綠意盎然的樹林中雀躍,一邊吃著果子,一邊昂首歌唱,譜出頌讚自然的樂章。回顧昨天的團練剪影,大家正聚精會神地演奏時,畫面中突然出現一位小學弟,隨著樂曲快樂地舞動,好享受、好自在地融入輕快的音符中,心中不禁湧出演出前的感動。
2018 年底「巔」的演出,我們仍然記憶猶新,三年過得很快,我們個人、家庭和國際局勢,也有很大的變化;有人繼續奔波事業,有人已經退休畢業;有人嫁娶喜獲孫兒,也有親人離開我們;有人仍然保持活力,有人健康出了問題;前年選出「亂」來形容大家的心情,去年全球又籠罩在可怕的瘟「疫」中;外面的環境帶給我們很大的衝擊和不安,唯一不變的是我們仍然用生命在演奏,創社以來的那股愛和凝聚力,仍然將我們緊緊地維繫在一起。
這次演出很特別,我們用安可曲「花好月圓」開始,好像在為團員們正在上演的生命戲曲喝采;同時也在訴說創社之初,樂社前輩們單純熱愛音樂的靈魂,仍然代代相傳。「梅」是先開花後長葉,環境越艱難,開得越嬌豔;我們這群團員,每次都要從不同角落,長途跋涉聚在一起,大家一起奉獻時間、金錢、和場地,甚至出動家人相挺,非常不容易,都是值得感恩的付出。梅花開完之後,就會結果實,我們要在「豐年祭」中慶賀豐收,因為那流淚撒種的,必要歡呼收割。最後上場的是「春」,這是對春天萬物復甦的頌讚,但讓我想到的是可以返老還童的老鷹,經過痛苦的重生之後,又可以展翅上騰的奇蹟,充滿了盼望和驚喜。祝福 70 周年的演出,看到每位團員藉著音樂,述說自己的生命故事,我們雖然不完美,卻能藉著傳承的愛和凝聚力,享受用生命演奏的完美樂章。